去不去美國生小孩,是一個思考過很長時間的過程。
婚後,我就陸續和Jackie討論去美國生小孩的可行性,
包括為什麼要去?要去哪裡?要怎麼去?等等的問題。
Jackie也從原本不贊同的態度轉變到一起收集相關的資料。

為什麼要選擇去國外生小孩的決定,我相信每對父母都有自己的考量,
所以我也沒必要特別去強調自己的理由有多正確、或是多麼理所當然。
懷了小BB後,我們就照著原定的計畫開始籌劃整個過程。

而過去這一個星期以來,隱約感覺到自己的心態似乎在漸漸的改變。
無可否認近一年來的經濟轉衰是其一因素。
距離上次在職場所遇到的金融海嘯已是十年前的事,
當時我才剛從大學畢業,帶著滿滿的熱情投注在職場中,
所謂的金融海嘯並嚇不了我這個職場菜鳥。
但十年過去了,職場上的熱情與衝刺免不了得與現實的生活壓力連結在一起,
這次因次級房貸而衍伸出的一連串全球經濟風暴,
震撼的不僅僅是帳面上看到自己理財投資虧損50%以上的赤字,
職場上更天天看到人人不知自己未來在哪裡、飯碗保不保的恐慌。
雖說我倒不太擔心自己的飯碗不保,但誰知道呢?
公司明年要縮減多少人事,財務企劃單位的我們是一清二楚的,
但一版又一版預算的重新估算,更不難想像獲利惡化的程度。

但這倒不是讓我決定不去美國生小孩主因。

因去美國生小孩是我們早已討論好的結論,
所以婚後一陣子就已經把生小孩的費用先準備好了,
連平常投資理財我們都不去動用到這筆錢。

主要的原因還是擔心BB的情況。

因為懷孕已臨近高齡產婦的界限,加上七月初的流產事件,
我完全無法預知與掌握生產時我可能會產生的各種情況,
所以,讓我一直猶豫在去與不去的掙扎邊緣。
而讓我做出決定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,
為了給BB有一個足夠空間的家,我們現在住的小套房對一家三口絕對是不夠也是不好的環境。
因著如此,原本就有打算買房子的我們,趁著這一波房價的下跌,
Jackie開始積極的看起房子來了。
這陣子,也看到了一些可以考慮的標的物,但畢竟台北市的房價還是高高在上,
對領固定薪水的我們也是不小的壓力,所以我們決定,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。
既然買房子付房貸的壓力不小,我們就把去美國的用途轉換成買屋的基金。

做這樣的決定會不會後悔,我也不知道。
但憑著我們有限的智慧與判斷,
我們願意相信與接受,這是我們現階段可以做出的最佳決定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s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